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产业园区也将进入招商引资发展的崭新阶段。在现阶段,传统三板斧式的招商引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竞争要求,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而一些园区招商创新模式开始陆续出现,冲击着既有的传统园区模式,引领着全新的园区招商引资范式。园区PPP模式
园区PPP模式,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基于产业园区这个公共服务产品的开发运营进行高度合作,以更具活力的完全市场化的手段提升产业园区的运营效率,以平台整合的思维与路径去进行软硬件的搭建,以及产业的集聚与服务,并从园区的长期运营之中获取合理收益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开发区通常确定一个较长的运营期限,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严格界定好角色权益,使有能力、专业化的园区运营商、服务商成为参与产业园区市场化运营的重要力量。
随着政企双方的利益诉求捆绑在一起,趋于一致,就能够各显其能,勠力同心于产业园区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着眼于长远的规划和稳定的运营,从开发到招商到城市与产业运营,制造多个发力点。
基金招商模式
想要在当前国内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无异于“虎口里夺食,狼嘴里抢肉”,光有勇气和魄力,光是腿脚勤优惠大,已经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优势了,传统粗糙、低效的坐地招商行将就木,新时期的园区招商,还真得需要一些技术含量和资本含量。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产业地产商和产业园区在充分利用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探索出了一种产融结合的园区基金招商新模式,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产业园区招商的一种标配。投资营商模式
投资营商更强调的是战略上的协同,以产业落地促园区形成。
某种程度上,投资营商与基金招商本质相同,都是以资本手段促进产业落地进入园区,但在技术层面的具体操作、进入退出以及投资顺序方面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