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行有做共享出行服务的经验、基因和平台,但因其大规模挺进共享汽车领域,却受到投资者的不断质疑,“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很难盈利”,掣肘行业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投资者网》刘亮
永安行(603776.SH)号称是国内“有桩共享单车第一股”,在共享单车发展空间逐步萎缩的情况下,2018年底开始大举进军共享汽车市场。
其实,共享汽车在中国发展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涌现出巴哥出行、友友用车、途歌Togo、麻瓜出行、大道用车等一批企业。也不乏他们满怀热情杀入其中,又很快经营难以为继,从这一领域全身而退的案例。
有投资者认为:“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很难盈利。”
虽然,永安行有做共享出行服务的经验、基因和平台,但面对如此之多的前车之鉴,永安行有办法通过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业务持续获得盈利吗?
有桩共享单车市场萎缩
永安行成立于2010年,靠生产和销售有桩共享单车系统起家,这套系统包括站桩、自行车、互联网平台等软硬件,主要销售给各地方政府,用于提供公益出行服务。其后,永安行又顺势进入有桩共享单车系统的运营服务领域。
公司年报显示,2018年永安行实现营收8.45亿元,其中系统运营服务业务收入7.1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达84%,显示出系统运营服务已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
2018年永安行系统运营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8.04%,但其系统销售业务收入1.24亿元,同比大幅下跌了66.25%,带动公司总营收同比下跌了19.87%。
2018年永安行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大幅下跌了76.89%。永安行解释,这主要是由于2017年公司出售了旗下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获得5.18亿元投资收益,而2018年度无相关投资收益导致的;同期其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1亿元,下跌了8.70%。
有桩共享单车系统销售业务收入及公司净利润大幅下跌,显然让永安行颇为紧张,其在年报中披露:“共享单车发展空间正在退坡。”
一位资深行业分析师也告诉《投资者网》,有桩共享单车的市场空间在缩小,“毕竟,当无需政府补贴的无桩共享单车漫天飞的时候,地方政府无需再花钱去建设有桩共享单车系统。”
若没有更多的城市愿意安装有桩共享单车,就意味着永安行系统运营服务业务收入也将很快见顶。
共享汽车盈利“卡”在哪?
永安行认为,市场需要一个集自行车、共享助力自行车、共享汽车、网约车等多种出行工具融合的共享出行业务平台,通过多种出行方式衔接,解决用户从1公里到30公里的出行需求。
在这种逻辑推动下,永安行先是进入共享助力车领域,又于2018?年底正式进入共享汽车市场,开展分时租赁业务。